【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uckystar234”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种植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种植业生产情况
(一)疫情期间农资保障供应工作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协调农资生产销售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根据农情调度系统,重点围绕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全市520家农资经营企业的品种、数量、经营产能恢复能力(库存)、复工复产情况等情况进行了深入摸底,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涉农企业生产情况。同时对全市农作物种植意向、农资需求及来源等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全市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储备量完全满足全年需求量,农资价格总体平稳,农作物总播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加。
(二)生产情况
1、农作物播种与产量预计情况。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61.65万亩,同比增加13.4万亩,增加3%。其中:粮食作物303.43万亩,同比增加11.26万亩,增加3.85%。经济作物124.72万亩,同比减少2.34万亩,减少1.84%;其它农作物面积33.5万亩,同比增加4.48万亩,增加15.44%。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46.83万亩,同比减少1.28万亩;玉米191.87万亩,同比增加23.48万亩;马铃薯21.98万亩,同比减少2.09万亩;豆类2.6万亩,同比增加2.1万亩。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87.36万亩,同比减少7.39万亩。2020年粮食产量预计可达120.66万吨,同比增加3.05万吨。其中玉米105.84万吨,同比增加5.43万吨;小麦5.09万吨,同比减少1.21万吨;马铃薯5.02万吨,同比减少0.09万吨;水稻0.17万吨,同比减少0.25万吨;豆类0.37万吨,同比增加0.29万吨;其它杂粮杂豆4.17万吨,较上年减少1.12万吨。
2、生产形势分析。受2019冬季降水和2020年前期降水影响,我市春季土壤墒情总体好于往年。播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加,农作物长势良好。5月中旬,遭受短期低温冷害天气,总体影响不大。从墒情面积比例来看,农区适宜以上墒情占备耕总面积的65%以上,干旱面积占备耕面积的35%。一类墒面积占全市农区总面积的37.5%,二类墒面积占29.4%,三类墒面积占33.1%。与常年同期相比,一类墒增加10个百分点,二类墒减少9个百分点,三类墒增加9个百分点。总体降雨较上年偏多。山北地区有效降雨较少,7月份比较干旱,后期降雨增多有效缓解了旱情。
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一)种植业生产标准化工作。印发了《2020年包头市种植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计划》,2020年全市实际完成标准化生产面积332万亩,其中玉米189万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8%;小麦42万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马铃薯22万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脱毒种薯普及率提高到88%以上;向日葵54万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水稻0.4万亩;豆类2.6万亩;其它作物22万亩。重点在土右旗玉米优势产业带打造5个玉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阴山北麓的固阳县、达茂旗马铃薯优势区共打造2个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土右旗、固阳县、达茂旗共打造3个甜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达茂旗、固阳县共打造2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二)玉米-大豆间作工作。为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大豆振兴计划”,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加大玉米-大豆间作技术推广力度,以“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技术核心,2020年在土右旗和东河区等旗县区开展了玉米-大豆间作技术推广示范,共完成示范面积2.4万亩,并且重点打造了试验示范区和高产示范区,开展了不同品种、不同模式试验示范,经测产, 90%以上井灌区(井水灌溉区域)的玉米、大豆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1621斤和202斤;80%以上黄灌区(黄河水灌溉区域)玉米、大豆的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1454斤和165斤,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市农牧局从2019年底开始着手准备,先后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4次,现场培训交流会(观摩会)4次,累计培训相关人员800人次以上。并且组建了技术服务团队,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团队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顾问,市农科院、市农技推广中心分别负责土右旗和东河区各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原则上一个技术人员负责1-2个经营主体,围绕播种、除草、田间管理、绿色防控、收获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我市还承办了自治区玉米-大豆间作现场观摩培训会,并且在自治区兴安盟现场会和全国现场会做了典型发言。
(三)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工作。2020年推广优势粮油作物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面积85万亩,其中玉米50万亩(其中无膜浅埋滴灌5万亩),在土右旗实施,主推玉米-大豆间作、全程机械化高密度栽培、“一穴双株”、膜下滴灌、全膜覆盖等技术,平均亩产1410斤,比对照增产60斤;马铃薯20万亩,在固阳县实施15万亩、达茂旗实施5万亩,主推马铃薯侧播高产集成技术、“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平均亩产2087.5公斤、比对照增产151.8公斤;向日葵15万亩(含滴灌栽培技术2万亩),在土右旗、固阳县(含滴灌栽培技术1.2万亩)、达茂旗各实施5万亩(含滴灌栽培技术0.8万亩),主推旱地全膜沟植技术、膜下滴灌、生物菌剂应用、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平均亩产153公斤、比对照增产23公斤。同时在固阳县金山镇五福家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兴甜农牧业有限公司开展甜菜腐植酸控肥提质增效技术示范60亩,亩产4100公斤,较常规田亩增产10.8%,减肥15%,提糖1.8%。引进高产、抗旱燕麦(莜麦)品种6个,面积共计55亩,平均亩产量达140.52公斤,引进油菜籽品种1个,为康油58,面积为30亩,该品种已成功引进2年,产量可达383斤/亩。
(四)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工作
1、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一是印发了《2020年包头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对全市全年范围病虫害发生发展做出预测。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重点对土蝗、玉米螟、小菜蛾、菌核病、葵螟、棉铃虫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越冬基数调查。三是在全市设立观测点42个,其中设立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点11个(2020年5月全市在固阳县新安置2台,达茂旗新安置1台共计新增3台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仪),土蝗监测点7个,玉米螟监测点3个,小菜蛾监测点3个,小地老虎监测点2个、草地螟监测点4个,粘虫监测点2个,苹果蠹蛾监测点2个,棉铃虫监测点1个,草地贪夜蛾监测点7个。四是对全市范围17台害虫远程实时监测仪进行更换诱芯及维护工作,启动高空测报灯,进行日常监测,全市新安装45台杀虫灯。通过开展专业测报、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做到病虫害监测防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田”。
2、草地贪夜蛾与草地螟防控工作。一是印发了《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2020年包头市蝗虫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2020年包头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二是积极争取资金,购置安装了45台杀虫灯,其中土右旗20台、东河区6台、九原区6台、固阳县7台、达茂旗6台,该杀虫灯兼具性诱草地贪夜蛾功能。目前全部投入使用中。6台专门用于探测诱集草地贪夜蛾的高空测报灯也于5月份投入运行。此外在玉米种植区安装了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1100套,用于监测草地贪夜蛾;三是专门针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开展2期技术培训班,共计培训100人次,积极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宣传防控知识,提高宣传该项工作的效率和公众参与度。在草地螟防治方面,根据今年草地螟不同程度虫情,技术人员给相应地方推广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发生,减少化学农药投入,今年全市草地螟一代幼虫农田累计发生面积44.9万亩,防治面积38.62万亩,防治效果达85%以上。
3、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示范工作。一是推广TP3313、SFW177、TO12244及同辉31等优良向日葵抗列当品种,推广面积10万亩;二是推广示范杀虫灯。购置安吉安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9台太阳能杀虫灯及8台智能诱捕器,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辐射全市五个主要农业生产旗县区。该产品通过多光谱技术,创新风吸式補杀技术,结合味引诱、性引剂引诱技术,充分整合杀灯与捕器优势,开辟了物理防治的新领域;三是推广生物农药、新型高效药械。在全市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400套高效扇形喷头,通过提高雾化效果、减少用水量、自动化施药等措施实现省药、省工、降低棚室湿度的目的,在提高防效的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四是推广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推广应用芸苔素内酯、赤霉素、吲哚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作物抗病虫和抗旱、抗冻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五)农田鼠害防控工作。自8月6日包头市发布达茂旗鼠疫防控Ⅲ级预警后,在春季灭鼠工作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开展农田应急防控灭鼠工作,从8月初截至目前,全市农田鼠害发生面积31.003万亩,防治面积44.703万亩,保护农田94.8万亩。投放鼠药溴敌隆28.7吨、鼠炮6.64吨,毒饵站710个,捕鼠夹203个。在固阳县兴顺西镇耳居图村委、怀朔镇杨六圪卜村委,达茂旗乌克镇大旱海村委共建立了3个统一灭鼠示范区,辐射面积2500亩。
(六)农资企业监管与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药经营企业347次,出动执法人员239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6次,集中检查肥料生产企业11次,出动执法人员70人次,抽查肥料样品28个,对土右旗、东河区、九原区、固阳县肥料经销门市集中区域中相对比较大的31个销售门市进行了检查,受农业农村部考核肥料生产企业6个;二是为农资企业做好指导服务工作,自4月份承接肥料登记事项以来至今共办理肥料登记证9个,在7月21日成立了包头市肥料协会,并且组织部分农资企业参加了第二十二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和第三十六届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
(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以开展“四控行动”,落实“四控措施”为抓手,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控肥增效方面:印发了《2020年包头市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10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到58.73万亩,有机肥增施面积达到139.5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26.5万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化肥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控药减害方面:印发了《2020年包头市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实施方案》和《2020年包头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方案》,全市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3%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全年完成绿色防控面积245万亩次,统防统治面积250万亩次。控膜提效方面:印发了《2020年包头市地膜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控膜提效行动,在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地膜使用,推广无膜浅埋滴灌、一膜两用或多用替代地膜技术与措施,同时按照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要求,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在土右旗选择了种植面积大于5亩的地块,共布设2个点位,每个点位取5个样方进行地膜残留量调查。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印发了《2020年包头市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已通过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完成了我市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数据的统计上报;全市建成大型秸秆秸秆加工企业3个,建设农作物秸秆收集储运点35个,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更加完善,饲料化、肥料化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八)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一是按照《2019年内蒙古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了2019年全市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约800个土样的检测工作,获得土样检测数据4800余个,已上报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并督促旗县区根据检测数据开展2019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工作,同时开展了甜瓜、南瓜等一些列田间肥效试验,并且组合配制了针对瓜类的新型肥料套餐;二是根据《2019年中央财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补充方案》,完成了30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土样采集、检测及数据上报工作,并且已安排各旗县秋收后继续在原点位采集土样,以便开展2020年度耕地质量变更评价工作;三是按照《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将2020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地点确定在土右旗,目前土右旗的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完毕,正在组织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