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与打算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与打算
加快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发展,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一、积极筹集资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1、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陆续建成景宁县文化馆、广电大楼、运动场、图书馆和体育馆。2、从省文化厅和市政府争取到资金20万元,在全市少数民族乡镇创建了一个“浙江省东海明珠文化乡镇”和两个“丽水市文化山花乡镇”。3、从省体育局争取41万元资金,为全市七个少数民族乡镇和景宁县安装了全民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和篮球架等体育设施。4、从省广电局争取到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经费300多万元,用于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入户工程”建设,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5、各地自筹资金加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如景宁广电局投入了32万元资金对敕目山骨干台的调频、电视发射设备、机房进行了更新改造,覆盖面大幅度提高;遂昌筹资实现了14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和大部分少数民族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并发展调频音箱270余只;龙泉筹集资金16万元完成了3个少数民族行政村20个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为地形复杂的大路上等7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41个等等。
二、挖掘、弘扬畲族特色文化体育,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创作完成了四幕畲族风情歌舞剧《畲山风》,成功赴京献演,并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浙江省政府鲁迅文学艺术奖;2014年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双金奖和16个其它单项奖;创作了一批以畲族题材为主的歌舞、小品、摄影、美术作品,如《山转水转》、《畲族进火车》等舞蹈、歌曲都在省级以上赛事获得金奖;举办了两届“畲族歌舞新人新作演唱大赛”和一次“全省畲族歌曲创作演唱大赛”;成立了“浙南民族艺术团”,以畲族歌舞为载体,立足本市,面向全省弘扬畲族文化,深受群众欢迎。挖掘并推荐畲族体育项目稳凳、射弩、蹴球、高脚竞速、珍珠球等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丽水学院成立了畲族体育理论研究室,并在畲族聚集地景宁、松阳建立了少数民族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与推广。做好畲族民间民族艺术品的保护工作。三、组织实施广电“入户工程”,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看电视难问题。全市组织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入户工程”以来,全市广电系统克服种种困难,做了一系列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新增60余个少数民族行政村通了广播电视,20个少数民族乡镇、135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和城区有线电视实现了光缆联网,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和覆盖质量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将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体广电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体广电事业发展。具体打算如下:1、弘扬畲族文化,繁荣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抓好《畲山风》的复排,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强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投入,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继续落实好文化部实行的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外文(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化交流、文物保护优先安排的“四优先”政策。2、整理畲族群众体育资源,发展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进一步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项目;积极争取财政和省体育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体育的投入,在制定政策、奖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全市首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挖掘、推广更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3、完善广电入户工程,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的广电视听条件。“十一五”期间总体目标是:完成少数民族乡镇、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未联网的自然村能看到、听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3套以上广播节目。下步工作的主要措施:一是采用“三个一点”的办法筹资,即省里支持一点、当地政府补助一点、自筹一点资金,加快少数民族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的光缆联网工程。二是提高少数民族村村通独立小前端和集体收看点的接收套数和质量。三是通过下山脱贫、接收卫星节目方式、加强骨干无线转播台的投入、更新改造等,扩大覆盖,解决少数民族盲点村的问题。第二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与打算
加快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发展,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一、积极筹集资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1、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陆续建成景宁县文化馆、广电大楼、运动尝图书馆和体育馆。2、从省文化厅和市政府争取到资金20万元,在全市少数民族乡镇创建了一个“浙江省东海明珠文化乡镇”和两个“丽水市文化山花乡镇”。3、从省体育局争取41万元资金,为全市七个少数民族乡镇和景宁县安装了全民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和篮球架等体育设施。4、从省广电局争取到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经费300多万元,用于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入户工程”建设,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5、各地自筹资金加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如景宁广电局投入了32万元资金对敕目山骨干台的调频、电视发射设备、机房进行了更新改造,覆盖面大幅度提高;遂昌筹资实现了14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和大部分少数民族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并发展调频音箱270余只;龙泉筹集资金16万元完成了3个少数民族行政村20个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为地形复杂的大路上等7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41个等等。
二、挖掘、弘扬畲族特色文化体育,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创作完成了四幕畲族风情歌舞剧《畲山风》,成功赴京献演,并获浙江拾五个一工程”奖和浙江省政府鲁迅文学艺术奖;2014年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双金奖和16个其它单项奖;创作了一批以畲族题材为主的歌舞、小品、摄影、美术作品,如《山转水转》、《畲族进火车》等舞蹈、歌曲都在省级以上赛事获得金奖;举办了两届“畲族歌舞新人新作演唱大赛”和一次“全省畲族歌曲创作演唱大赛”;成立了“浙南民族艺术团”,以畲族歌舞为载体,立足本市,面向全省弘扬畲族文化,深受群众欢迎。挖掘并推荐畲族体育项目稳凳、射弩、蹴球、高脚竞速、珍珠球等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丽水学院成立了畲族体育理论研究室,并在畲族聚集地景宁、松阳建立了少数民族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与推广。做好畲族民间民族艺术品的保护工作。
三、组织实施广电“入户工程”,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看电视难问题。全市组织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入户工程”以来,全市广电系统克服种种困难,做了一系列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新增60余个少数民族行政村通了广播电视,20个少数民 ……此处隐藏12988个字……p>3、做好全部非遗项目文字视频资料的录制整理工作,建立非遗项目资料档案;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一个非遗项目展示大厅。
4、组织协调屈家营音乐会、小冯村音乐会在大剧院举行“风调雨顺”节目演出,以促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六)机关工作
1、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党建学习、理论教育,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增强素质教育,进一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2、继续做好机关党建工作,选出一批工作典型,选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要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工作队伍。
3、努力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塑造和谐、务实、高效的机关工作环境。
4、加强机关党员管理和教育,尤其是新党员的培养和带动,及时针对性的开展党员自律教育。
5、严格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全面查摆“四风”,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
(七)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对“一台一网一报”(**县广播电视台、河北广电网络公司**分公司和京南时讯)重大宣传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2、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对在播、备播广告节目认真开展排查,及时清除违规广告节目,切实规范广告播出行为,坚决杜绝涉性广告。
(八)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解决文物遗失、损坏问题
1、积极与各相关乡镇协调、沟通,将县域内分散的古石刻、石碑、古遗址、古墓葬,由各相关乡镇、村街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和管理。对我县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标识牌,并划分保护范围,且定期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检查,确保无遗失、无损坏。
2、对馆藏文物的防盗、防火、防水设施,认真查找和排除安全隐患,对文物库房的墙面、地面进行装修,更换防盗窗,安装警报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进一步加强防范确保无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九)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
加强电影放映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保证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电影不少于1场。
(十)积极协调指导**大剧院的运营管理工作并谋划制定市民活动中心运营管理方案。
第五篇:2014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
2014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遵循“文化的内容在于挖掘、文化的发展在于创新、文化的价值在于利用”的工作理念,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创新业绩、树新形象”主题实践和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培育文明风尚、筑牢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海洋文化大县为目标,秉承创新发展之路,延续奋勇争先之态,整合资源,借用外力,各项文体工作取得新突破,区域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生产力逐步得到显现。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卓有成效
1.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全国领先。一是协助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局从今年10月底以来,举系统之力,历时20多天,承担并经受住了全国会议高规格高标准的考验,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作出了突出贡献。二是四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县申报的“徐福东渡传说”、“晒盐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台湾富岗如意信俗”4个项目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为全国县(市、区)级之最。三是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扎实推进。7月份,我县从全省七个试点保护区中脱颖而出,以全省唯一的创建单位受到省文化厅推荐,现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通过专家组的评估,进入最后的认定阶段,有望成为全国第五个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四是做好省级第三批、市级第二批项目申报。经镇乡、街道申报,通过专家论证和网上公示,公布了第二批县级“非遗”项目60个,列入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20个,申报省级第三批“非遗”项目4个。同时做好了《甬上风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系列丛书《××卷》的修改和核稿工作。五是成为“中国渔文化之乡”。创建徐福研究会,加强渔文化研究,渔文化内核不断丰富。
2.文物保护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完成馆藏藏品档案规范文本制作的试点工作。7月份,县文管办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委托,制作了10套馆藏藏品档案规范文本,于9月28日提交给研究院。届时,这10套范本将与其他4家省市级单位制作的40套范本一起,成为全国各文物单位藏品档案的参考范本。二是积极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据初步统计,现基本完成12个乡镇的普查工作,共普查文物点1021处,做表475处,完成普查总量的67。海防遗址专题调查取得初步成效。调查了我县境内的卫、所、寨堡和烽火台遗址多处,初步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的海防遗址普查任务。三是协助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丰硕果实。协助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基地开展××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相对明确的水下文化遗存信息37处,在沉船表面还采集到了刻有“盛源合记”的玉印、西班牙银币、清代青花瓷、铜器、锡砚台等15件文物,这将是古代××海上贸易繁荣的又一佐证。四是加强文物保护维修工作。顺利完成东门灯塔的养护性保养工作,基本完成省级文保单位石浦城隍庙、爵溪街心戏亭保养维护工程,对东门灯塔等县级文保单位实施局部维修和养护,顺利出台张苍水纪念馆陈列布展方案,着手开展室内陈列布展工作。另外,《徐福东渡》书籍即将出版,所有书稿现已送印刷厂校审印刷。
二、文化乐民化人工程大力推进
1.圆满承办中国开渔节系列指令活动。我局作为开渔节文艺活动的责任部门,共承办“明月共潮声”中秋联谊晚会、开船仪式、石浦—富岗(小石浦村)如意迎亲省亲仪式、“财富中心”之夜新农村新文化文艺展演、中国廉政剪纸大赛颁奖仪式暨布展工作等5项主体活动,其中如意娘娘迎亲省亲仪式,被国台办、省台办列为2014年重点文化交流项目,《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相关报道。
2.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一年来,协助有关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开展了18个各具特色的农民文化艺术节,在节目编排、舞台搭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指导和帮助。精心策划举办了国际名家名曲音乐会、2014’迎新音乐会、国际海钓节和全县戏曲演唱、器乐演奏大赛。组织举办中国体育休闲露营文化节、“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文化遗产日暨端午节广场系列活动等广场活动17场次。完成年初计划排定的3384场电影放映和90场戏剧演出任务。在县级层面活动的影响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自发组织开展的中小型体育活动更是不胜枚举。据统计,全县共举办各类“迎奥运庆奥运”群众性体育活动90余次,参与人数34000余人次,在《今日××》报刊登载和县电视台转播实况录像50多次,我县群众性体育活动热度达到历史新高。其中,规模比较大、影响比较广的有××首届海涂趣味运动会和西周蒙顶山铁人三项赛,搜狐网、中国新闻网等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
3.“种文化”活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