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摸清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体情况以及“和谐社区、活力社区”创建情况,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民盟六盘水市委、市生态移民局联合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总体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市以68个贫困乡、615个贫困村为主战场,规划建设安置点78个,搬迁29150户1161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794户80540人;自然村寨整体搬迁752个、12677户、52866人,整体搬迁人数占总人数的45.52%。目前,已全部完成搬迁入住任务,全面转入后续扶持和社区管理阶段。
(二)“两个社区”创建主要做法。2018年以来,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了《六盘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和谐社区活力社区创建方案》《六盘水市关于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五个体系”建设加快“两个社区”创建的通知》等文件,作出了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的安排,按试点先行、全面推进、巩固完善“三步走”的方式抓好“和谐社区、活力社区”创建工作。一是围绕“邻里和睦、守望相助”营造良好环境。在安置社区建设图书室、文体广场、健身设施、老年人和儿童看护中心等设施,开展全民阅读、文化表演、全民健身(广场舞)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参与群众达3.8万人次。健全安置社区居(村)规民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居民间互相尊重、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积极在搬迁群众中开展思想教育、新市民教育,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凉都妇女夜校”等平台开展感恩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组建红白理事会、邻里互助组。二是围绕“平安稳定、精神充实”强化社区管理。市公安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警务室34个、在建6个,配置警力(含辅警)64人,其余均由就近村(居)的警务室或警务联系点兼顾,实现安置社区警务全覆盖。紧密衔接城乡城乡医保、低保及养老保险,10315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1421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36282人转入安置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8153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20828人享受城乡低保。三是围绕“入住充分、就业充足”持续增收。通过不断优化安置点居住环境增加搬迁群众资产性收入,16196户群众参与“三变”改革,全市2016年、2017年搬迁群众确权登记的承包地达93256.44亩、登记山林地11225.87亩,发放退耕还林等补助金349.4万元。整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青妇等单位,开展劳动力全员培训,提高人岗匹配度,共培训5883人次,举办专场招聘会47场,提供岗位26765个。建立38897人就业信息台账,在29个安置点建立就业创业基地56个。四是围绕“生活便利、内外相融”构建服务载体。在全市200户以上安置点单独设立党组织和居委会,完善社区“一站式”服务。市教育局在安置点原有135所学校(幼儿园)的基础上,新配套建设学校22所,招聘特岗教师765名,全力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学生就近就学。市卫生健康局在已建成67个医疗机构的基础上,新建、改建10个卫生院(室)、服务站。8个安置点建成农贸市场19716平方米、摊位300个、门面596个。城市区域内的搬迁安置点公交开通率达100%。
二、取得成效
(一)各类组织机构不断完善。78个安置点中,省政府批复水城县新设立海坪、新桥、以朵、石龙、红桥等5个街道,市民政局批复新建居委会36个,完成居委会选举15个;成立党支部38个,40个未成立党支部的安置点由迁入村(居)党组织管理;建成工会组织62个,发展工会会员31597人;建成共青团组织66个、“凉都青创会”20个、妇联组织27个、妇女之家61个。建成40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窗口。200户以上的37个安置点,已有32个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200户以下的41个安置点,已有8个配套完善了服务设施,其余33个安置点共用迁入村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共搬迁有劳动力家庭19323户、劳动力51485人,累计实现就业创业40558人,户均就业人数2.09人,基本完成有劳动力的易地扶贫搬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任务。通过就地就近发掘岗位、劳务输出、建设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方式不断扩宽就业增收渠道,实现搬迁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2334人、劳务输出贫困劳动力2573人、统筹开发各类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700人(易扶安置点共安置公益性岗位167人),搬迁农户全部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要求。
(三)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实现平稳衔接。33258名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7093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享受城乡低保(其中1576人转为城镇低保),65476人参加医保(其中64943人参加新农合、533人转为城镇医保),33731人参加养老保险(其中389人转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四)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流转盘活持续推进。2016年、2017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确权登记的承包地共93256.44亩,其中已流转的37791.5亩、退耕还林的4423.68亩。确权登记的山林地11225.87亩,已流转的5593.4亩。农户从退耕还林及山林地获得公益林补助349.4万元。以“三变”改革为契机,打好“组合拳”,探索“三变”+易地扶贫搬迁+N(特色小城镇、农业特色产业、民族文化旅游、资产性收益)安置模式,参与“三变”改革的16196户年均分红2330元。
(五)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开展。通过开办“新时代讲习所”“妇女夜校”,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等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生活习惯、家庭美德等教育,加快搬迁群众融入过程。在全市200户以上搬迁安置点组建群众业务文化队伍35支,培养文艺骨干700余人,自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000场次,举办了2019年“文化促脱贫幸福进万家”搬迁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以送文化、送图书、送电影进安置点等方式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存在问题
(一)政策体系衔接不够流畅。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人均补助标准等方面力度大,与水库移民、生态移民等前期政策相比,有政策“断层”现象,容易给群众留下政策朝令夕改的印象,导致群众因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而在易地扶贫搬迁中采取观望态度。二是安置房产权不明晰。安置房的用地大多为划拨性质,用地相关手续不完善,房屋所有权不明晰,有关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口径不一致,部分群众对农村户籍制度政策不清楚、心里不踏实,甚至因为担心搬迁入住难而回迁。三是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较差。易地扶贫搬迁涉及部门众多、专业性强、政出多门,部门协作困难,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享受安置地、迁出地“骑双头马”双重政策优惠的落实难度较大。部分搬迁群众担心将 ……此处隐藏1497个字……后的新生活。
(三)真搬实住,增加人气,进一步提升安置点活力。搬迁实际入住率是考核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两个社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一是必须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摸清底数和进行动态跟踪。要明确工作责任、逐户逐栋登记、对号入座、及时更新,确保数据真实、账实相符。二是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不愿搬迁或搬迁意愿动摇而返迁的群众,安置点应做好动员、登记及情况反馈,迁出地乡镇应以“三顾茅庐”的精神,讲明政策,做好动员。对确实不愿意搬迁或已经返迁的群众,应依照“退一补一”原则重新锁定搬迁对象,及时补充到位。对搬迁后确需外出务工的群众,在做好登记后,社区协助群众做好房屋防盗防损。
(四)分类管理,精准帮扶,营造社区和谐生活。一是做好贫困群众搬迁后的后续服务管理,随访到户、关怀到人,包保责任人对搬迁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跟踪到位、有关情况应做到动态精准,根据贫困户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帮扶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有着落、遇事有人帮,特别是因病、残、弱致困的搬迁群众应得到社会更多关注和特别照顾,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符合政策的要纳入社保托底,确保安置点不成为新的“贫民窟”。要处理好搬迁户同安置点周边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关系,警惕并防范群体事件风险。二是借鉴先进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经验,将有高层建筑的安置点社区的电梯安全问题作为重点,排查安全隐患,警惕高空坠物、电梯关人等事件,加强电梯安全使用培训、做好电梯紧急情况预案、及时维护维修故障电梯。三是积极组织引导社团组织、知名企业及各类社会力量资源对口帮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吸引资金、项目落地安置点,倡议民主党派、志愿者到安置点开展社会公益、智力扶贫等社会服务活动。四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堡垒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强化社区服务阵地和物业服务管理,完善党员管理服务体系,做好集体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培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构,为搬迁群众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五)盘活资产,增加收入,让群众住得安心顺心。一是盘活迁出地“三块地”,进一步明晰在宅基地复垦复绿、原有土地和宅基地产权、户籍转接等方面政策规定,有条件的由国有企业平台统一开发盘活,明确对搬迁群众的最低收益返还标准。不具备统一开发条件的,参照退耕还林标准组织种树种草,按标准给予迁出群众一定的补偿。二是加强安置点集体资产管理,为安置点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将安置点资产划归安置点集体所有或将收益指定用于安置点集体经济,组建公益性经营服务团队,整合商业用房、停车场等公共资源,确保集体资产运营收益用于本安置点公共维修、公益性支出。三是在安置房产权未明确界定之前,由于无法建立公共维修基金,应落实公共区域维修和公共事务支出由县、乡财政予以保障。
(六)加强引导,思想发动,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一是准确把握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清醒认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艰巨性,避免对政策的误读、误导、误传。二是在安置点继续稳定执行贫困户包保政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情感上的关心,引导搬迁对象从“村民”向“居民”转变,更快融入新环境、新生活。三是发挥好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自治组织的作用,帮助搬迁群众思想脱贫。通过算好搬迁经济账、收入账、政策账,耐心说服引导搬迁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建立合理的期望值,树立摆脱贫困的志气,促进社区矛盾化解和社会和谐。四是抓好搬迁群众学习教育,上好新市民第一课,学习文化卫生健康知识,帮助搬迁群众树立融入社区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的自信心。
(七)分类推进,培育产业,切实保障群众就业稳增收。一是大力发展扶贫车间,根据安置点劳动力情况,尽量组织搬迁群众到扶贫车间就近就业或者居家就业。二是鼓励小微企业到安置点附近的园区集聚发展,择优培育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布局建设综合商贸城、建材专业市场、家具家电市场,完善现代物流、冷链、仓储、信息发布、电商平台等配套功能,提高安置点就业岗位供给水平。三是因地制宜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产业,做好引导和服务,创建地方特色品牌,带动贫困户就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四是落实搬迁户转移就业补贴政策,加大对用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发公益岗位兜底就业,支持和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创业。五是强化就业培训,不搞千篇一律,根据搬迁群众就业意愿和自身条件,相对集中地开展家政服务、护工等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实现“一户一技能、一户一产业、一户一就业”。
(八)重点关注,着眼长远,用教育助力群众脱贫。青少年既是家庭的希望,又是社会的希望,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斩断穷根,根本办法还在于让搬迁群众的青少年子女在搬迁后接受良好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一是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入学的帮助和管理,做好学位、学籍转接等工作的衔接,组织志愿者为安置点群众子女开展辅助教育、心理教育。二是在安置社区配备图书室(图书角),针对以青少年为主的读者群体,提供励志类读物、教辅读物、儿童读物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整合安置社区及其周边社区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帮助贫困户提升素质,增强就业技能。四是做好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子女减免学费和发放生活资助的工作,确保其不因贫困而耽误学业。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谐社区、活力社区”创建情况调研报告2通为了深入落实坝心村扶贫攻坚工作,按照要求做好坝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坝心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入户座谈等形式对坝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坝心易地搬迁安置点工程推进情况
阿舍乡坝心易地搬迁安置点,总投资1218万,占地面积37.8亩,计划安置坝心村黑西村小组、豆渣坪村小组搬迁56户284人,目前主体工程建设已经竣工。
二、20xx年坝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进情况
(一)搬迁入住情况。坝心安置点截止6月30日,已实际入住18户86人,其中黑西7户38人,豆渣坪11户46人。
(二)资金结算及科目验收情况。按照人畜分离的要求,安置点将要建设牛舍、猪舍等,除人居房屋建好并做好初步验收并确保质量达标外,其余的待项目实施单位完善后再行验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搬迁入住率低,部分搬迁人员存在两头居住现象。由于农户在原居住地种了庄稼,要回去管理,加上未拆除旧房。
(二)是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还未落实,有工作实施方案,旧房拆除复垦复绿还未实质性启动。无工作开展印证材料,盘活率较低。
(三)外出就业务工的人数较少,因为很大部分青年思想懒散,对外出物攻的认识不高。
四、几点建议
(一)建议乡党委政府明确专人,按要求及时做好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
(二)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加大外出就业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外出务工就业思想意识,确保搬得出,能致富。过本次培训学习,各基层党支部将持续深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组织建设、学习教育和党员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