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2018年学校管理工作总结——凝心聚力推进课改 矢志追求养正教育

时间:2024-01-05 21:04:17
2018年学校管理工作总结——凝心聚力推进课改  矢志追求养正教育(全文共6857字)

2018年,我校以“凝心聚力推进课改、矢志追求养正教育、勇于开拓品牌建设之路”为指导思想,依托党建工作,紧扣四大特色,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下面就学校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党建工作,创优争先

2018年,学校坚持十九大精神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和教育局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1、抓好学习。组织党员同志或全体教职工学习“习近平回信精神”、《榜样3》、“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

2、开展活动。组织开展“党团队三位一体手拉手结对活动”“党员结对帮扶活动”“领导班子谈心谈话活动”“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好书推荐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入党初心活动”“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等。

3、发展党员。上半年,周骏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下半年,支部发展谢鹏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4、扎实做好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内部管理,民主优化

1、优化九年一贯制管理模式。

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探索、优化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坚持学校管理“八个一体化”,即:办学思想、教学理念一体化;行政管理一体化;教师使用一体化;管理制度一体化;德育管理一体化;常规考核一体化;奖励性绩效方案一体化;学科衔接一体化。在此基础上,为更好激发行政班子的主动性、创造性,适应课改推进的新形势需要,我校创新机制,实行项目化管理,成立了课程指导、班组文化、生训推进、师训推进、综合评价等七个项目化管理团队。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特色、优质学校项目培育、小组合作制课改等方面内容在市内外多个会议上交流,得到局领导多次表扬和省内外专家、校长、教师的充分肯定。

2.加强考核,明确职责。

为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每学年我校实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考核》,开学前组织全体行政成员培训、学习,激励班子成员自觉学习,恪尽职守,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针对学校管理基本素质要求,结合常规工作、分管工作(含分管年级和教研组)要求,每学期末由校长召集教职工代表对每个领导干部打分考核,管理、检查不到位、达不到要求的给予批评或诫免谈话,考核结果向行政会议通报,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我校实行层级管理负责制及项目化主管过失问责制和行政不作为追究制。经常利用行政会议对班子成员的工作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勉励同志们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各项反腐规定,廉洁从政,公正待人,赏识他人,要求同志们在学校硬件跻身一流的同时努力提升管理要求和能力,努力工作,锐意创新,以适应湖㳇教育新形势对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班子成员都能坚持学习,自觉参加各类培训,认真阅读学校管理方面的著作,做好读书笔记,校级领导均完成了校长远程培训。

我校领导班子团结协调,勤政廉洁,带头坚持“三不准”规定,遵纪守法,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校长李开宏主持学校全面工作,重在办学方向、思路和决策,兼管行政、财务工作。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应立强主持学校党建工作,协助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分管工会、教科研、课程指导处、高年级政史地生组和九年级毕业班。副校长沈国荣协助校长,分管后勤保障处和低年级段。副校长杨加勇协助校长,负责德育工作,分管学生成长处、艺体工作及中年级组。其余行政均为项目组重要成员,各司其职。

目前,行政班子坚持集体领导,工作团结主动协调,创新、有为意识显著增强,分工不分家,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深入一线,工作务实。

我校行政成员除本人及分管后勤的顾应弢外均担任主科教学任务。他们均能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带头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改。平时均能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行政班子听课节数均达到规定。

4.认真计划,促进协调。

    学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明确,根据办学目标、工作重点,围绕高位均衡发展要求,上下半年先后提出“落实“一训三风”促成长   优化“三环一控”提实效”、“凝心聚力推进课改、矢志追求养正教育、勇于开拓品牌建设之路”的办学思路。为使学校工作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开学前行政会议我们集体研究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点举措,各项计划指标具体,措施扎实,教工第一天报到时,所有计划均发到教职工手中,使全学期工作目标能及时贯彻。平时坚持单周行政会议、双周课改项目推进会,每周一班主任例会,每月召开1-2次教职工会议,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学校重大决策均通过行政会议或教职工代表大会集体研究,促进了班子成员的协调,干群思想的统一。

14、教学成果突出:

(1)中考成绩:在党委政府的悉心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今年中考我校取得理想成绩。参加中考58名学生,最高分宋秀平同学进入全市前一千名。宋秀平、黄贺明、蔡昕怡、林蔓菁、夏奕轩、李卓尔、姜文杰、裴俊杰、金雨欢、蒋欣晨等10位同学进入440分以上的高分段,达到近年来较好水平。25名学生进入普高以上最低控制线,超过指标2人。

(2)上半年期末成绩:七年级总分名列学区第一,其中七年级数学和英语分别以超出第二名6分、7分的优势,名列学区第一。八年级总分名列学区第二,其中八年级语文与数学均列学区第二,八年级物理学区第三。小学部在学区期末质量监控抽测中,四年级英语名列学区第一,二年级数学名列学区第三。在湖父、伏东、张泽、大浦四校统批中,二语、三数及三—六年级英语均获第一名。

(3)下半年期中成绩:初一初二学区总分第一;初三学区总分第三。

六、文化引领,特色鲜明

1、文化引领激发活力,养正品牌逐渐形成

“养正”教育文化理念及架构已经成为湖㳇实验学校的一张名片,今年一月,《江苏教育》杂志张俊平主编慕名来到我校调研学校文化建设,调研期间,张俊平主编对我校通过“正心以明志、正行以修性、正学以敦本”三大支撑让“养正”落地生根;依托“尊儒怀仁、慕竹正义、品茗循礼、亲水蕴智、景贤立信、凌寒犹温、向善趋良、崇德唯恭、戒奢宁俭、舍得知让”校园十景让“养正”入目入心;灵动“班组文化”让“养正”活色生香;多姿“社团活动”让“养正”魅力无限……尤其是经由“循正、纠正、启正、指正、守正”的探学、合学、领学、竞学、活学五环“正学”课堂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由他本人亲自撰稿《风景这边独好》在今年第六期管理版进行报道推广。

2、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继前两年我校成为无锡市物联网感知实验基地、无锡市创客实验学校后,今年五月份,我校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英语课程基地中期评估,六月,我校又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STEM学科)基地学校,正是在这些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开拓视野,向成熟基地学校借鉴经验,使我校走在了宜兴教育改革的前沿,我校水中机器人竞技项目代表队将在7月份代表江苏省参加国赛。我校初次参加创客大赛,一举夺得7个无锡市一等奖:其中,无人机代表队荣获4个一等奖,3D打印创意组荣获2个一等奖,创意编程组荣获1个一等奖。学生参与设计、建模的3D打印作品也赢得了来校考察观摩的领导、老师的一致赞誉。在2018年无锡市第二十一届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初中组)网络初赛角逐中,我校共有8名学生入围宜兴赛区决赛,其中一等奖8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0人。现如今“养正课堂”、“外教课堂”、 “创客教育”、“课程基地”、“正学课堂”等已经成为我校对外交流展示的一张张名片,一所办学特色日益彰显的山村现代化学校已经昂首迈步在品牌化建设的大道上。

七、后勤服务,保障安全

全校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大后勤意识。后勤保障处规范和细化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加强对水、电、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发放、保管等环节的规范,专人负责采购,专人负责保管,专人负责发放。所需物品的添置实行“申报、审批、采购、再审批”的流程,避免堆积与流失。资产监管平台运作规范。学校收费规范,制度健全,经费使用合理。本着服务学生的思想,努力改进伙食,每周给学生安排一到两次水果。学校食堂被评为“无锡市A级食堂”。

  进一步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校车逃生演练”。认真实施“五三”安全工程,即做到“五个到位”:安全认识一定到位;防范措施一定到位;宣传教育一定到位;护校力量一定到位;隐患排查一定到位。抓好“三支队伍”:安全领导小组、教职工值勤队、保安队伍。坚决消除安全隐患,切实用好技防设施,加强校园值班,加强巡视管理,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有序,杜绝安全责任事故。

八、装备管理,管用并重

作为全新改建的学校,我校教育装备按省一类标准建设,在全市属于一流。所有教室都装备电子白板;建有数字化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机房2只,生机比为6:1;图书室1只、整班阅读教室2只、各班均设立图书角、各楼层设立浅阅读区,每年投入10万元添置图书,图书流通率高,为开展书香阅读教学、建设书香校园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创客实验室(3D打印)进一步提质。学校建有宜兴市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人人通”。学校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装备应用培训,教师教学中均能熟练使用白板。积极利用宜兴教育信息网和学科网站进行投稿,2018年总计投稿近30篇。学校网页经常更新,并加大微信公众号推广宣传力度。学校实验室设施设备齐全完好,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正常使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设率100%。

回顾2018,在市局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课改呈现出强势推进的发展态势,内部管理改革和教育质量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从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分析,我校在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学生自学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团结全体教职工,对内认真打造团队,对外努力经营品牌,抓住管理和课堂两大重点,想方设法补短板,努力实现教师、课堂、学生三个提升。为了山区孩子的明天,我们将不懈奋斗!

《2018年学校管理工作总结——凝心聚力推进课改 矢志追求养正教育(全文共685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