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珍珠鸟教案(精选多篇)

时间:2024-01-31 15:16:26
珍珠鸟教案(精选多篇)(全文共8961字)

第一篇:《珍珠鸟》教案设计

2014年暑期《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

《珍珠鸟》教学设计

姓 名:李会锋

学 号:f05

学 校:城关镇河西小学

《珍珠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感受描写的细腻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3、情态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对动物的情感,培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的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诚信是中华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观念之一。什么是诚信呢?就是互相忠诚、互相关爱、互相信赖。其实,不单是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人与动物的交往也需要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人与鸟”之间互相信赖的故事,这种鸟的名字叫做“珍珠鸟”。(板书课题:珍珠鸟)

1、欣赏美丽图片,感知珍珠鸟。

同学们欣赏“珍珠鸟”图片,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珍珠鸟是怎么样的?

2、教师结合图片介绍“珍珠鸟”。

3、简要介绍作者——冯骥才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检查学生自学(来源 www.)生字词情况。

3、简要概述课文主要内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三、探究学习课文

1、学生认真默读1-5自然段,做简要批注,教师巡视。

(1)“我”是怎样精心布置鸟巢的?

(2)大珍珠鸟是一种怎么样的鸟?逐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3、学习课文6-16自然段。

(1)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渐信赖作者的呢?

(2)文中交代“我”的举动及小鸟行为变化的句子有哪些?分别用“——”线和用“~~~~~~”线画出来。

(3)教师逐一引导讲解,指名或小组朗读关键语句。

四、体会描写人和鸟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鸟→怕人→亲近人→信赖(关爱、呵护、尊敬)

五、拓展升华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

2、欣赏一组图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3、再次欣赏另外一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三选一)

1、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吗?喜欢写作的同学可以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主要是对动物进行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写)

2、搜集古今中外有关鸟类的诗文及关于鸟的成语。

3、完成《读〈珍珠鸟〉有感》。

第二篇:21珍珠鸟教案

21、珍珠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以情入文,感悟“喜爱之情”

1、刚才,我们背诵了很多有关鸟的诗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可爱的珍珠鸟。齐读课题——20 珍珠鸟。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珍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描述来回答:美丽、可爱、淘气、娇小、胆小??)

3、在文中,作者对珍珠鸟的称谓也很有意思,他多次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几句话,看看有什么感受。

(1)(出示)

“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2)交流:作者非常喜爱它。

(3)小结: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体味体味。

二、咀嚼文本,品读“鸟之信赖”

1、文章仅仅只是表达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吗?冯骥才在谈到散文创作时曾这样说: (出示)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

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2、你觉得课文还写出了作者的哪一点感觉,哪一点情境,哪一点滋味呢?请快速默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这是什么句子?你能改成陈述句吗?(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读了这句话,联系全文的内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问题呢?(简单的问题相机解决)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课文的4——6自然段。

3、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一找,珍珠鸟的活动地点有什么变化,用笔圈出来。

(1)默读,完成要求。 (2)交流地点变化:

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书架、灯绳)——小桌上(杯子上——笔尖——手指)(板书)

(3)从这些活动地点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珍珠鸟逐渐信赖我,离我越来越近)(4)具体学习珍珠鸟的活动:

a 笼子四周:课文有没有具体写它的活动?(没有)

但是课文写了它刚出笼子时的动作,在第3自然段找一找。(探) 你从“探”字发现了什么?(胆小)

b屋里:在屋里,珍珠鸟是怎样活动的?谁来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飞到了哪些地方(落、站、撞)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调皮了)

你猜想它还会飞到哪里?(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一说) 指导朗读,读出珍珠鸟的神气、调皮。

c小桌上:(出示)渐渐的它胆子大了??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 ……此处隐藏4757个字……一篇课文之前我们都会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学习?

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板书:初读课文识字词,正确朗读记心里 )初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

2.师:今天老师就以《 珍珠鸟 》为例,教给大家课前自主探究更深入更全面的方法

(板书:自主探究方法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二、指导再读:

师: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同学们就用老师教你的这种方法,再读课文,勾画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做出简单的批注。

(教师班级巡走了解情况)

师: (板书:再读课文解大意,省事速度要流利)这是一篇感人的文章,再读时要抓住小鸟是怎样慢慢相信作者的句子或词语来体会。

生:读句子,谈体会。(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是否完整)

三、指导深入读:

师:为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们还需要带着课后问题深入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解决问题。

(板书:三读课文品句段,悟情明理是关键。)

下面我们再用老师交给你的这种方法再去有感情的读课文,站在作者的角度来读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很多妙处,找出来细细品味、加以点评:发现文章的精妙之处(生动、形象、富有情味,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思考或情感共鸣等);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如果小组内解决不了,小组长就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看看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解决不了的有哪些问题) 小组长交流自己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指导搜集资料:

师:光靠读课文,我们还有弄不明白的问题,这时就得需要我们搜集相关的资料帮助我们深入理解。

(板书:搜集资料),

师:那么如何搜集相关的资料呢?(学生说说)

教师讲解:(出示课件)

(一)资料途径:

1、文献资料查阅

2、查找网络资料

3、进行调查访问

(二)资料记录方法

1、做摘录(摘抄)

2、做提要(记录主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做札记(读后感)

4、做综述(列小标题)

5、复印法

补充展示综合实践记录本。

师:怎样使查找的资料更有效?

(要有所选择,根据我们要解决的主题来筛选。)

师:下面我们来说说要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将会搜集哪些资料?生:回答,

师:指导回答完整,例如:我要搜集---,是为了解决-----问题。)

师:我们将要搜集的资料帮助我们解决了几个问题,还有仍没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学习课文时老师要和大家共同解决的问题。

五、回顾总结:

师:下面我们来共同回顾,这堂课老师教给大家什么样的课前自主探究的方法?

生:看板书回顾,教师引导并再做总结。

师:大家学会这种方法了吗?以后在自己探究每篇文章时,大家都用这种方法,相信你一定会学的更好!

第二部分

(学生及教师搜集的资料)

第三部分

《珍珠鸟》教学案 (四年级语文齐淑芳设计)

一、问题解决及能力培养目标:

二、方法策略: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

1、哪些同学家里养过小动物,你是怎么与你家的小动物相处的?

2、(出示珍珠鸟睡在作者肩头的画面)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大作家冯骥才家里看看,小鸟与他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板书:珍珠鸟

(二)交流汇报展示

师: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探究中的感悟和收获及疑问。在交流中你觉得哪些地方不理解就记下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教师巡视指导展示。

(三)疑难困惑点拨

1、 学生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和疑惑。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重点点拨理解:

( 1):珍珠鸟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指导学生在交流体会,或者指导学生朗读去体会。)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师点拨:作者是把小鸟当做什么来照料的?课文出现了几次小家伙?那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3)、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她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学生也许会从作者对它的照料上回答,师点拨;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而“我”是怎么做的?)

(四)巩固训练

再次出示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心情和我们是一样的(板书):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请同学们根据生活实例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谈对“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教师随机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五)拓展阅读

出示《语文主题丛书》中《 信任的力量 》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新知情境创设

人与人靠信赖才能相处下去,动物也不例外。如果失去了信赖又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预习22课《九色鹿》,这是一个民间故事,看一看在这个故事中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第四部分反思

在教学中我以文为载体,通过特设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素养的平台和拓展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相互启发。再是链接生活,情感熏陶这一环节,特别是看图思考达到高潮。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言。既激发了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语文知识更为重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预习中学生学会了看问题—— 提问题—— 想问题—— 解决问题,思维活跃

起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看待一个问题;能够结合实际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预习,让学生学会了探索和创新。养成了认真预习和专心听讲的好习惯。有的学生说:“在老师上课前,我总要预习,发现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初步加以纠正;在听课过程中,本着寻求真理的态度,积极思考 ,明确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从而牢固掌握。”“通过预习,我获得了自信,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了。”

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于点拨、激励,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让他们“入景入情”,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并求得快乐。

《珍珠鸟教案(精选多篇)(全文共896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