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教案)第一课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题】第1课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型】新授课(本班教室)
【教学内容】
1. 分析本册教材,明确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本学科的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技能目标:
1.根据学期内容,确定自己操作提高的方向。
2.根据网络概念及组成要素,知道组建网络要做哪些事。如果身边碰巧有这种需要,自己可以参与其中。
3.能恰当地将身边的一些网络进行归类。
※情感目标:
1.激发兴趣,让自己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
2.通过网络的功能及发展,明白分享与合作对学习工作的影响。
3.科技领先是一个国家、民族决定其国际地位的重要砝码,激励学生要有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期计划及内容介绍,让学生知道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来学。
2.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
3.能列举出身边的网络环境并恰当归类。
【学生分析】
对“网络”这个词,更多的同学会把它的概念缩小理解为“互联网”,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知道其功能和分类。相对于其它知识、技能,本课内容应该有90%以上的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
【教学过程】
同学们,欢度了一个祥和的春节,在春暖花开的新春季节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让我们翻开这本崭新的教科书,先来了解一下,这学期,《信息技术》课会做些什么?
一、学期内容及计划
(通过引导,浏览目录,明确学习内容)
计算机是我们信息技术课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它的使用和操作我们也相当的熟悉了。可是,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分散在各处的孤立的计算机就好像一个“光杆司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有听说过“地球村”这个名词吗?“地球村”就是比喻人和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距离,就好像同处于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样。
这是如何办到的呢?真是要感谢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日益增长的今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的信息交换手段。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
二、计算机网络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信息的来源也很多,我想请同学们就自己听说的,看到的,想象的相关内容来谈一谈自己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学生畅谈时间)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教师补充,板书“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必备基本要素”)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彼此间通信及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这样一个实现了资源共享的体系叫做计算机网络。
(指导学生在教材相应位置标记出)
2.必备的基本要素
(根据概念叙述,提取这3个基本要素)
·至少有两台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通信介质分有线、无线
·网络协议
我们一直在说计算机网络怎样让我们的信息交流方便、快速,那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是谁以了要把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快速阅读教材p1-2页后,四人小组归纳出各阶段计算机网络的显著特点。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50年代――60年代)面向终端,网络结构简单,功能有限
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60年代末――70年代)共享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70年代末――8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
4.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90年代至今)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下面呢,由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下网络的分类,就我所掌握的“信息”,有些同学可就是把“计算机网络”认为是“互联网”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相连接,根据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以及网络所覆盖的面积不同,可以将网络分为三类:
1. 局域网(lan)
局域网通常是为了一个单位、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内大量存在的微机能够相互通信,共享某些外部设备(过去高容量硬盘、激光打印机、绘图机都是昂贵的设备)、共享数据信息和应用程序而建立的。
典型的局域网络由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和若干个工作站组成。
比如:计算机教室,整个校园内??都是一个局域网。
2. 广域网(wan)
广域网在地理上可以跨越很大的距离,连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几万米以上,跨省、跨国甚至跨洲。
目前,大多数局域网在应用中不是孤立的,除了与本部门的大型机系统互相通信,还可以与广域网连接,网络互连形成了更大规模的互连网。
大家通常使用的因特网(internet)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关于因特网,想多和大家说说。80年代末期,internet才进入我国,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接入。所以,最初,因特网在我国是高精尖的技术及高精尖的应用,非一般人所能用。直到1994年,邮电部建立了chinanet网,使因特网真正面向全国大众。chinanet网目前由中国电信负责经营管理,并且绝大数用户接入因特网都选择中国电信作为isp(因特网服务供应商)。
虽然我们使用因特网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我们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首先是网民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1月的数据统计表明,中国目前网民数量已达1.1亿,占中国总
人口的近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次,要互联网技术领域,我们由原来的“学徒”跻身为“师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阅读材料”,抖擞抖擞精神,扬眉吐气一下!
3. 城域网(man)
基本上是一种大型的局域网(lan),它可以覆盖一组邻近的公司或一个城市,可以支持数据和声音,并有可能涉及到当地的有线电视网。
时下,许多城市教育部门组建了教育城域网,进行远程教学等。
好了,我们介绍了这么多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来归纳一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换言之就是你用网络做了些什么事或是想做什么事?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帮助,说明所事例分别体现或发挥了网络哪方面的功能)
……此处隐藏5229个字……. 复习提问1.什么是powerpoint?功能如何?2.怎样建立一个文件名为“溪居”且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
二. 新授 上节课,我们得到了一个单页幻灯片演示文稿,今天我们来进行幻灯片的组织与放映。
|组织幻灯片
1.插入新幻灯片
a.插入第二张幻灯片(选第10种版式:竖直排列标题与文体)
b.插入其他幻灯片(均为第2种“项目清单”版式)
2.输入文字
a.确定编辑条件:在幻灯片视图下(双击幻灯片或使用“视图/幻灯片”命令) b.输入第一页文字内容:单击标题框,输入诗题“鹿柴”,单击副标题框,输入“作者:王维”
c.编辑幻灯片文本内容:单击编辑窗口右侧滚动条上的下箭头,将第二张幻灯片显示在窗口中。在标题框中输入诗的题目,在竖排文本框中输入诗词原文。 重复上述操作,将文字内容添加到相应的幻灯片中。
3.插入艺术字:要求将标题换成艺术字 方法:插入/图片/艺术字
步骤:
a.删除已有的标题文体
b.添加艺术字标题
c.调整艺术字的位置
4.插入剪贴画:目的是美化幻灯片a.选定幻灯片:在“幻灯片”视图中选择b.插入剪贴画:插入/图片/剪贴画c.调整剪贴画的位置|
观看放映再次保存刚制作的幻灯片,我们来观看幻灯片的演示效果。
方法:执行“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观看放映”命令,切换到“幻灯片放映视图”,第一张幻灯片全屏显示在屏幕上,如果想看后续的幻灯片,单击鼠标就可以切换了。
三. 小结:组织幻灯片及观看放映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插入四张新幻灯片(其中第一张为第10种版式,另三张均为第2种版式。五.分别输入入各张幻灯片的文字六.将第一张幻灯片的标题转换成艺术字七.任选一张幻灯片,在其中插入剪贴画 八.观看放映九.保存文件十.关机
第三课: 不同视图方式的使用
课题: 第三课: 不同视图方式的使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五种视图方式的使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1.了解powerpoint视图方式种类
2.掌握五种视图方式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五种视图方式的使用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
1、在幻灯片文件中,怎样插入一个新的幻灯片?
2、在幻灯片中怎样插入艺术字?
3、在幻灯片中如何插入剪贴画?
二、新授:在microsoft powerpoint2014软件中,为了方便地编辑演示文稿,我们需要经常在几种不同的编辑窗口样式中切换,这些功能各异的编辑窗口样式称为视图。
1、powerpoint2014中的视图共有五种:(1)、幻灯片视图(如p8图,用于编辑演示文稿)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显示演示文稿中的单页幻灯片。我们对幻灯片的操作,如:编辑文本、编辑图表、插入图表、插入图片、改变背景色等等一般都在这种视图方式下进行。(2)、备注页视图(如p9图,用于记录备注信息)在这种视图下,我们既可以看到幻灯片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记录相应的备注信息,使演示文稿的使用、编辑更方便。双击其中的幻灯片缩图,即可以切换到幻灯片视图。(3)、大纲视图(如p10图,用于组织文本内容)在这种视图方式下,只显示幻灯片的文字信息(幻灯片标题和主要文字内容),是组织文稿内容最好的方式。(4)、幻灯片浏览视图(如p11图,用于浏览幻灯片)以幻灯片缩图的形式同时显示多张幻灯片的显示效果,使我们很容易地把握演示文稿艺术风格的统一,同时,方便我们观察演示文稿中幻灯片间的关系。(5)、幻灯片放映视图(如p12图,用于显示幻灯片)在这种视图方式下,程序占满整个屏幕显示区域来显示幻灯片,这是我们真正演示文稿时使用的视图方式。2、在不同的视图方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1)、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对应命令项实现切换。单击“视图”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视图方式并单击,就完成各视图方式之间的切换。
(2)、利用编辑窗口左下方的视图按钮进行切换。单击所需视图对应的按钮进行切换。
三、小结: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幻灯片视图编辑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浏览视图把握演示文稿总体效果。
四、学生练习:
1、弄清各种视图方式的特点。
2、进行各种视图方式之间的切换。
学生练习:
一、开机二、入网三、观察各种幻灯片视图方式,了解其特点。四、分别利用“视图”菜单和视图按钮进行各视图方式之间的切换。五、退出powerpoint六、关机
课题: 第四课: powerpoint文本框的操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文本框的操作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 掌握有关文本框的各种操作
教学重、难点: 文本框的操作方法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五种基本的视图分别是什么?
2.不同视图间怎样切换呢?
二、新授
文本框是幻灯片的对象的一种。在文本框中直接输入文字我们已较熟悉了,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文本框的相关操作。
1.删除文本框方法:单击文本框区域,这时文本框会显示一个矩形区域,移动鼠标指针到矩形边框上,点右键选“剪切”命令。
2.插入文本框方法:“插入/文本框”命令,可选项有“水平”与“垂直”两种文本框。
3.移动和复制文本框 移动和复制文本框之前,我们要先单击文本框区域选定文本框作为操作对象。(1)移动:鼠标指针移动到边框上--按住左键拖动--释放(2)复制文本框:先按住键盘上的“ctrl”,同时左键移动文本框
4.改变文本框的大小:调整自动换行时每行的宽度。
5.改变文本框中文字的属性选定文本框文字--格式--字体
6.改变文本框的属性选定框体--格式--自选图形共可进行如下设置:颜色和线条、尺寸(大小)、位置、图片、文本框。
三、小结: 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powerpoint四. 操作删除文本框五.操作插入文本框六.操作移动和复制文本框七.进行改变文本框的大小 八.改变文本框中文字属性的操作九.进行改变文本框的属性的操作十.保存文件十一.关机
zad小编推荐相关范文: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案模板
初中信息技术网页设计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一册 神奇的网络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