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09 23:00:24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全文共8380字)

6.《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惠农区简泉小学蔡军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去一个风景区游览,你们想去吗?想去的同学请用你们的声音告诉我。

2.板题:6桂林山水

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1.快速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觉的桂林山水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可以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也可以自己概括。(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2.出示词语认读(课件展示)

本课优美的词语

无瑕翡翠荡漾观赏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连绵不断危峰兀立

(认读后试着用以上词语3-5个,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的越多越好。)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锻炼学生的能力。

3.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从课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默读课文思考。(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可以体会到)板书:漓江的水 桂林的山

过渡:漓江的水到底有多迷人呢?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去欣赏一下!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1. 朗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漓江水的语句读一读。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同桌交流后板书:静清绿请同学们闭起眼睛围绕它的特点想画面

3.漓江与大海、西湖相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件展示)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呀”。这三个分句组成一个排比句,要读出递进语势

声音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感情由弱到强

小黑板出示朗读: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对比朗读中让学生体会“真”字的巧妙用法。

5.教师设计一组举一反三的句子训练(小黑板出示句子)答案可以不唯一,只要表达通顺、合理就可以。

a.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b.教室里真安静啊,安静得()。

过渡:欣赏完了漓江的水,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桂林的山吧!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3自然段

四、小黑板出示学法指导

1.小结学法。

2.出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说说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有什么不同;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桂林的水和山都这样美,如果山水围绕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样的美景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

1.自由朗读。

2.想象: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觉得这幅画面怎样?为什么?

3. 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理解“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作业设计

1.学习了桂林山水,你对那里的山,那里的水有什么感受?把它写下来。

2.观赏一处风景, 注意仔细观察它的特点,然后写下几段话。最好能用上本课的一些优美词语和句式。

六、板书设计:

6桂林山水

静感觉不到流动

漓江的水:清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奇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秀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学习资料

桂林的石

桂林的石美,主要是指桂林至阳朔间山石奇景,特别沿江两岸近百里的石 形奇特,变幻多姿。例如,著名的月牙山,山腰处的岩石酷似一弯新月,所以叫月牙山;山北腰处立一石,端直挺拔,形似剑柄,叫剑柄石;另一山石形似莲蓬为莲房石。还有七星岩的飞来石、云呼石、翠屏石;象鼻山的垂钓石;南溪山的悬云石;叠彩山木龙洞前的龟石、龙石、蛤蟆石等。这里比较有特色还有普陀山的普陀石林,奇石峥嵘,石骨嶙峋;西山龙头石林,好像龙头的龙角、龙叉、龙须、龙鳞。这些形状奇特的岩石,在光线明暗照映、云遮雾绕衬托反射下,更显得变幻无穷,形成一座座天然、抽象的雕塑画像。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的洞

桂林的洞异,可以说是“无山不洞,无洞不奇”,随处可见。目前,桂林地区发现的溶洞约有2014多处,千百个溶洞,相互套叠,形状各异,色彩不同。有人说,“桂林山水之奇,多半是洞奇”,许多岩洞确实各有千秋,别有天地;洞内有倒垂的石屏和石幔、石床、石鼓,有宽敞的溶洞地下大厅”,有迂回曲折的“长廊”,有波状起伏的“石桥”,有石笋众生的“竹林”等等。在众多的岩洞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芦笛岩,岩洞雄奇瑰丽,迂回曲折,游程长达500多米。芦笛岩位于桂林西北部光明山下,因深洞附近生长许多芦荻草,据说这种草可以做小笛子,因此把这里叫做芦笛岩。岩洞内有 ……此处隐藏4382个字……

b.桂林的山真奇啊,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林的山真秀啊,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林的山真险啊,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林的山真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语实践,积累语言。)

⑥练习朗读。

(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3.山水相映

①观看山水相融的桂林山水图片,体会那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在朗读中,体会“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教师再加以讲解,帮助理解。)

③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平,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④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自由朗读,巩固理解

(在朗读中,巩固理解,在阅读中结束本课。)

·出示作业

任选两项:

1.在书里的插图上写一句赞美桂林山水的话;

2.给桂林编写一两条广告词,宣传桂林的迷人风光;

3.仿照描写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句子,选一处你熟悉的景观,写一个小片段。(有选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千篇一律。)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2.桂林山水

吉水县城南小学刘云明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耍、无暇、波澜壮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试着仿写。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品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总结——达标检测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明确目标。

1、播放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2、桂林山水

2、明确学习目标:①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耍、无暇、波澜壮阔”等词语。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

1、先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再对子交流学习重点词意思。

无暇、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

3、分小组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进行学习。其它小组学生进行点评

三、合作探究

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桂林山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我理清了文章的条理:课文先以_________________为总起句,概括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堪称天下第一;接着具体写了漓江水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桂林山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总结全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四、拓展总结:略

五、达标检测

1、 看拼音,写词语

wúxiápāndēngtàishānluò tuo

()()()() píng zhàngbō lán zhuàng kuòfēng luán xióng wěi

()()()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明确目标

1、激情导入,出示多媒体课件。

2、明确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②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试着仿写。③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自主学习

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试互背课文。

三、合作探究,出示多媒体课件。

1、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①桂林山水是什么样子?你想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②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

2、展示交流:静、清、绿。教师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写法。(出示多媒体课件)

3、展示点评:让生试着用先感叹再描述的句式,说说漓江水的其它特点。

4、教师总结学习方法:体会特点,感情朗读,感悟写法,想象仿写 5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小组合作探究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和桂林山水的特点,

6、指一小组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其余小组同学闭眼想象这幅画卷描绘的景象,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全文,升华主题。

7、分小组有感情朗读、引导背诵全文,深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四、拓展总结

1、桂林的山水真美啊!同学们你们还知祖国的山水和她一样的美吗?

2、学了这篇课文你的体会是什么?

3、总结:这篇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的写法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我们更应把这课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写作当中去,让我们的作文写得更好。

五、达标检测

1、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阔水平如()峰()雄伟

()地而起危峰()立奇峰罗()

2、请仿照例句为你熟悉的景色写一段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附:板书 总起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漓江水静、清、绿

山水分述桂林山奇、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 教学总结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6《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全文共838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