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需要慢火细炖
4月29日上午,日照市线上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讨视频会议学习开播,主要内容是:1.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来春梅老师对《面积》的小课题探究,2.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孙立萍老师的搭建思维桥梁,激发学生潜能—《正比例》课例分享,3.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袁增美老师的小学数学概念线上教学《认识小数》,4.实验小学孙启华主任分享的比的探究。
这次围绕概念教学的线上研讨,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概念教学不简单,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教学形式,直接灌输,而是在材料提供、组织形式、活动过程、思维碰撞中精心研究,慢火细炖,具备制作佛跳墙的耐心,让概念教学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最终达到自我认知,自我概括,自我抽象。
一是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强化感知。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没有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在概念教学中,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丰富感性认识,为概念形成做好准备。在组织学生进行感知活动时,要有意识地把感知的对象从背景中凸现出来,以便学生清晰地感知。同时,变静止的为活动的,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二是重视表象。表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感知后留下的形象,是多层次感知的结果。表象接近感知,具有一定的具体性,同时又接近于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起着从感知到概念的桥梁作用。建立表象,可以使学生逐步摆脱对直观材料的依赖,克服感知中的局限性,为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奠定基础。因此,在演示或操作结束后,不要急于进行概括,可以让学生脱离直观事例,默默地回想一下,唤起头脑中的表象,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是表象有模糊到清晰,由分散到集中,进而过渡到抽象概括。如:在直观感知黑板面、课桌面、课本面是长方形的基础上,抽象出几何图形。
三是揭示本质属性。在学生充分感知并形成表象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的全体,从而形成概念。
概念教学容易犯的错误是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参与过少。在概念教学的课堂上,应该教师尽量闭嘴,学生多多动手、动脑、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