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如何上好一门课】高校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12-19 10:01:02
【如何上好一门课】高校教师教学心得体会(全文共2761字)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优雅的猪”为你整理了这篇高校教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乔丽洁:传道授业,立德树人

个人简介:1999年7月至今在机电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从教21年。

主讲课程:《工程制图A》、《工程制图》(双语)、《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制图B》、《单元操作原理》、《装备与现代工业文明》(校级通识教育核心课)等多门课程。

教学成果:积极开展教学工作、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荣获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学校一等奖1次(2013年)、三等奖2次(2010、2009年),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学院一等奖1次(2014年)、二等奖2次(2009、2010年)、三等奖2次(2008、2007年);主持校各类教改项目5项、参加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其中省级1项(在研)、国家级1项(结题),指导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4篇;指导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作为带队教师,4次荣获校级“优秀生产实习队”;2011年获得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2012年被评为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参加省级教学团队,与学院老师齐心协力开展专业建设,所在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19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主持厅局级项目1项、参与1项(均已结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教学论文17篇(核心6篇,EI收录1篇,CPCI收录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教学心得:

育人为本,人才培养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使命。习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党员,我深以为然,并在工作中不断践行、思考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也是最注重道德教育的民族之一。《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说的是把培育高尚品德作为为人在世的最高价值追求。教育工作者培养的学生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只有厚植爱国情怀,突出责任担当,才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目标。

“以学为主”,传道授业是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认为,从OBE理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事半功倍。教学设计成为教师组织课堂/课外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是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信息接收面广,思维活跃,但是,自主学习不足,互动参与性差。这种情况下,如何达成课程目标最终满足毕业要求呢?所以,就有必要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的核心。同时,一定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一点很重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以《工程制图》课为例,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课程高度,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热情;在讲授工程图样技术要点的同时,纵观古今、横贯中西,从“木牛流马”、“地动仪”的图形资料失传,至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工程设计图;开阔视野,再谈及我国的“超级工程”、“大国重器”,在教学中融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最后总结“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学矣”;借此方式,突出课程目标,同时也为学生展示我国日新月异的工程成就,弘扬“工匠精神”,尝试思政进课堂。其次,有效“增负”,提升学业挑战度;通过增加新的考核方式——开放性大作业,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调研,通过教具观摩,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工程图样。“增负”并不难,在疫情发生后开展在线授课时,我所带的学生就有人感叹:老师您一直夸奖我们,我们都不好意思不动手啊!第三,以创新实践为目标,拓展课程深度:“以学为主”,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比如,结合生活常识和工程制图,布置工程设计题目,表达工程设计思想。最后,合理增加课程难度,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以培养学生“学”和“造”的兴趣为目标,总结教学经验,融入创造性实践、工程案例教学和前沿科学研究。最终,构建面向工程的制图类课程特色教学模式。

收获与感悟:回首当年,怀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我来到了西北轻工业学院(现为陕西科技大学),三尺讲台成为了我人生的舞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面对台下渴望知识的眼睛,我不敢懈怠,也不能懈怠,所以满怀热情、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堂课,所以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面对每一天的工作。教书育人,以学生的进步而骄傲,以学生的成就而自豪,这样一份高尚的职业,值得我为之奉献一生!

朱超:以学生为中心,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个人简历:朱超,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职教师,从教8年。

主讲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保概论》

教学成果:出版专著《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创新实践》1部,主持省高教学会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获批校级MOOC和线上线下混合实践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各一项。分别荣获2017年和2019年陕西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和2019年陕西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奖。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十余次,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二等奖、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省级三等奖等9项。主持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1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转让发明专利1项,获得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延安)优胜奖。

教学心得

以课程建设赋能课堂:课堂教学上中我一直注重兼顾教与学的关系、兼顾学生的成长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趋同性关系,重视教学过程的多元性和培养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人人都有收获的培养目标。为此我围绕课程目标和培养要求建设配套课堂教学的在线课程资源,合理运用MOOC资源和自建SPOC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让学生体验不同教学设计,并通过线上素材替换或者互动插入做到实时响应教学需求。课程考核中强调对学生课外自学和课堂互动的评价激励,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探索和构建行为,培养其成长性思维,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进行基于线上学习行为的总结分析和课堂反思,再结合学生评议和同行评价的结果,及时进行授课艺术的提升和欠缺知识的增补,逐渐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用结果来组织学习。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贯彻教学本质是对学习的组织理念,坚持结合实际需求细化教学任务,做到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我在课前通常会预设非常明确的学习结果,并根据结果来组织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以增强学生理解为教学设计出发点,而非完全依赖教材来定义教学内容和教学次序。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参与度的提升,会针对课程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有效的案例式、问题导入式、辩论式、实地情景结合式等教学活动,并且设定难度适中的正向评价环节,让学生有学习成功感,引发其内化学习。

反思中的有效评估。每节课最后,我会例行式的让学生反思两个问题:一是今天在课上学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二是今天在课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关注学习结果,更启迪学生反思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教自己。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线上讨论交流,我很重视学生的及时反馈与评估,营造一种轻松感,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展示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会设计出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情景案例,学生一旦发现他们学习的知识是与自己的生活工作密切联系的,就会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收获与感悟:

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中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体现。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更要能够真正地成为学生的朋友,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好老师没有固定的模式,能够走进学生心里,用德行和学识教育影响学生,让他们从中受益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如何上好一门课】高校教师教学心得体会(全文共276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