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三个方面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时间:2024-01-11 13:20:30
三个方面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文共15071字)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代表委员话改革)

2014-03-04 15:18 来源: 人民日报

没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就没有坚定有力的落实。现在各地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热情很高,但如何全面准确理解,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既要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又要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让市场与政府各就各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认为,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表示,尤其是在涉及速度与效益、经济增速和环境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问题的时候,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市场管不了管不好的,管起来。

既要讲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又讲推动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博长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代富认为,混合所有制不是“一混就灵”,同时要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中海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战胜表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今后国企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天津石化公司总经理朱建民认为,国企要建立起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公司内部要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的责任追究机制。

既要讲如何分好“蛋糕”

又要讲如何做大“蛋糕”

“‘蛋糕问题’,说到底,就是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党委副书记李欣蓉说,发展是硬道理,“做大蛋糕”是前提、是基础,只有把“蛋糕”做大了,群众提高生活、增加收入、改善居住、扩大就业等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需求才有得到满足的可能。

“生产决定分配,分配促进生产。”全国人大代表、北方重工集团董事长耿洪臣表示,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分配就没有可靠的物质基础;没有合理分配,增长也会缺乏持久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既不能以放弃经济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收入分配的绝对均等化,更不能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综合本报记者贺勇、何勇、袁泉、辛阳、谢振华、杨柳、靳博、颜珂、白之羽报道)

第二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义

尊敬的党组织:

2014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公布。在新的改革起点和新的历史方位上,这份纲领性文件将成为指引中国改革破浪前行的进军号和航标灯。

作为改革开放35年的经验总结、成果积淀,作为未来中国改革的总体部署、蓝图设计,《决定》以六个“紧紧围绕”指出了改革的基本遵循,以四个“坚持”阐明了改革的基本经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分述了改革的总体目标,以“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15个方面布局了改革的具体举措,将“中国改革往哪里去”的答案写在了字里行间。

守正不移,见改革方向。改革是一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不断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统揽全局,见改革设计。经济体制改革是“牵引”、是改革的火车头,政府职能转变是改革的关键,财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先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改革的保障。

鉴往知今,见改革路径。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有历史视野和顶层设计,也有具体步骤和关键环节;既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也鼓励关键领域的制度创新、大胆突破。

突破藩篱,见改革魄力。无论是“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还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无论是政府向市场放权、中央向地方放权,还是“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都意味着“自己改自己”的改革力度。

改革绝不动摇,改革永不止息。面对深水区的种种艰巨任务,面对攻坚期的种种观望和怀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是部署也是宣言,是规划也是承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闯深水的干劲、涉险滩的魄力,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船驶向前方。

汇报人:haoword

2014.06.24

第三篇: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领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这对于我们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至关重要。

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14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有别于过去30多年,也与过去10年有明显不同。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更为艰巨复杂,这些矛盾和问题躲不开绕不过,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到2014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看我们在改革上能否迈出新的重大步伐,越过这道大坎。

……此处隐藏10783个字……,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10]是中国道德建设的一个信号,给中国以后的市场经济指出了一条道路。

5前期期待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各方对新一轮改革充满期待。企业普遍关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的期望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进一步加快土地、矿产、金融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2. 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放松审批、加强监管、改善服务,建立新型政企关系;

3. 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通过税收政策、教育培训、政府采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改革,塑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11]

2014年11月2日,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庆论坛上表示: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意在打造2.0版市场经济,核心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此次会议有望出台包括具体措施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整体改革方案,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垄断和行政干预,使其成为更接近现代国家的市场体系。[12] 6宣传活动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央宣讲团成立[13]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0日 04 版)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倪光辉)为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

神热潮,中央决定,由中宣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组成中央宣讲团。据了解,中央宣讲团成员有: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希,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党组书记蒋建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科技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权,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姜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沈春耀,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刘佳义,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员林兆木等28位同志。

11月21日刘先明在中原油田宣传三中全会

从19日起,中央宣讲团成员进行集体备课。大家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宣讲工作的重要批示和中央宣讲团动员会精神。围绕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围绕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存在的思想困惑,进行深入思考和研讨,认真准备宣讲稿,力求更好地联系实际、研机析理、解疑释惑,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中央宣讲团将于22日在京举行首场报告会,23日起赴全国各地宣讲。

第五篇:如何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如何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新华社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共16个部分、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是指导中国改革发展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本社从21日起开设“新华社信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专栏,对《决定》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进行解读。(编者按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推荐相关文章:

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理解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毛概 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以“三个进一步解放”深化改革

《三个方面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文共1507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