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 概述:党的十八大决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配合这项工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了本书,供党员干部学习。这本书,收入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论述,对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对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心得:努力做一名有群众意识的教育工作者
毛主席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充分说明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当前,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凝聚力量,服务群众,推动
发展。
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我有两点具体体会:1、群众意识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在我们的一切工作中我们必须牢牢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充分认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群众的实践。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始终热爱群众、相信群众、敬畏群众;尤其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问计问需于民,尽可能多听取群众意见,注意总结吸收群众的建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我校中学部改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学校也正处于加大科学转型,着力打造校园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作为学校领导班子的一员,一方面我要坚定信念,坚定行知必将赢得跨越式发展的信念,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每一项决策,都关系学校未来发展,关系师生切身利益;明确认识到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光靠班子成员是不够的,闭门造车更不行,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定不移贯彻群众路线。在师资队伍培养、干部队伍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汇集民意,多方论证、审慎决策。另一方面,我要积极利用行知发展的共同愿景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焦裕禄同志说“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不领就是缺位,不导
就是失职。要带好头,我们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把握现实,吃透精神,开拓视野,找准方向,明析路径。要带好头,我们就必须准确定位,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即不能等靠要,推诿扯皮不作为;也不能长官意志、包办强迫,“好心办坏事”。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善于用共同的发展愿景来赢得民心,维护学校和谐稳定;要做好解释引导工作,用共同的发展利益来汇聚力量,与群众心心相印、紧紧依靠群众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2、作风问题至关重要。四风问题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直接关系到党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也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它不仅仅是思想问题、品行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作风是世界观的反映,没有群众观点,不相信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在作风上都会有具体的反映,就会脱离群众,作风就不正。作风是人生观的的表现,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不会有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作风就不实。作风是价值观的产物,没有确立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价值追求,就不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风就不廉。作风正,则人心、事业兴。根本上来说,作风就是抓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误事害民、官僚主义脱离实际,享乐主义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奢靡之风劳民伤财,已严重影响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因此,作为一名基层学校党务工作者,学校一线工作人员,要想在行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按照“照镜子、正
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对照党章、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履职能力,提升精神境界,强化服务师生的意识,摒弃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和奢靡之风,求真务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精神状态不够饱满,工作热情还需进一步提高;处理问题的态度还不够平和,有急躁心理;工作还不够与时俱进,创新性不够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
1、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就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就需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使命意识,做群众的贴心人。
2、做到五心,热心、细心、耐心、恒心和宽容心,即对待教师要热心,对待工作要细心,教育学生要耐心,帮助他人要有恒心,对他人出现的不足要有宽容心。
3、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现在已进入微信息时代,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其内容的简洁性、表达的自由性、传播的即时性、交流的互动性,深受群众欢迎,已成为大家日常交流、获取信息、表达诉求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新的形势下要做好党建工作,就要积极主动介入这些交流渠道,发挥现代新媒体作用,通过建立党员微博、微信,开展微党课教育等方式,扩大党员参与面、教育面,增强工作实效性和接受度。
综上,通过本书的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一定要坚定理相信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群众工作能力,牢记“四风”之害,永不懈怠,勤勉工作,切实把党交给的教育工作做好做实,努力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成为一个有群众意识的教育工作者。
第二篇: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
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一: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增强群众观念;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贯彻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不断前进;重视做好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抓基层,打基础,夯实基层群众工作,增强干部工作能力;广泛关注民生,疏通民情渠道,真正 ……此处隐藏5240个字……查分析材料。四是机关党委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和专职党务干部,要率先垂范,认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局机关党建工作实际,扎实做好相关工作,力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通过深入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增强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纪律观念,自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为扎实有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头、打好基础。
第三篇:读书笔记800字大全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讲的是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部队转移时,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来吧,同学们,让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吧!
第四篇:《红岩》读书笔记800字
《红岩》这部作品以惊心动魄的斗争画面和崇高的革命精神震撼了广大读者的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称为具有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气节的教科书。
《红岩》这本书充满了革命的激|情,更让人难以忘怀。刚开始是因为我学过的一篇文章《狱中联欢》就是书中的节选篇目,于是我产生了读这本书的渴望。在找到这本书后,我开始了对这本书的阅读。《红岩》这本书令我爱不释手。
《红岩》这本书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了《狱中联欢》所写的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写了江雪琴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狱斗争等。全书共三十章,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根据这些经历,他们于1957年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回忆录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红岩》这本书看了之后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工作者的热情,让我体会到人们的团结协作与友情的伟大。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革命者们努力的成果,我感激他们,我爱戴他们!
第五篇:《边城》读书笔记800字
一位老船夫,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更使这景色优美的湘西边城平添了一份温暖的感情,他们虽生活拮据、但却生活得很安详、佷快乐。生活这喧器的大城市的我们,虽然拥有佷好的生活条件,但却始终失去了那份最简单的朴实的快乐,多么向往那座边城的日子。
这那里,老船夫和他的孙女天天我别人渡船,大家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有时候会硬塞些钱给老船夫、但老船夫却死都不肯收、天热了还会为渡江的人准备解渴的茶水,老船夫的身上闪耀着多么善良的人性光辉、试问在当今社会,像老船夫这样真诚友善待人、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多少?大家都在追名逐利中渐渐失去了骨子里的那份真。
翠翠是老船夫的孙女,是个懂事的姑娘,与老船夫相依为命,互相关爱着,她总怕爷爷会离开她,爷爷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所以一直为翠翠的婚事操着心。
翠翠心里喜欢的是二老,大老却来提亲了,爷爷问她愿不愿意,她始终是没给出个答案。兄弟俩决定公平竞争。
不多久,大老被淹死了。这是不是他要成全二老和翠翠的表现?二老由于家里的压力和对哥哥的一份谴责。他不在对翠翠表示要追求的热情,他离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爷爷在经历二老及其父亲顺顺冷漠的态度之后,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后,他离开了这个人世。
白塔倒了,船要走了,人逝了。一个悲伤的力量充斥了整个结尾,让人的心紧紧的揪了一下。我想老船夫为别人渡船渡了一辈子,为翠翠的婚事受到了不少心灵的冷漠,他想休息了,他该休息了,他带着翠翠的爱闭上双眼。
可是二老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回来?也去明天,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他就这样为了那样一份兄弟情而就这样舍弃了那一份还没真正开始的爱情?
沈从文最后还是没有给出正真的答案,他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我甚至觉得这样一个捉摸不定、不果断的结局是给翠翠当初没有大胆表明自己的心意的惩罚,她思想的保守和固执让她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这是必然。
边城的人都是真诚朴实的,但读着沈从文描述的文字,总觉得有一丝拘谨缠绕在心中,总觉得在边城的人的心中还萦绕的一份保守固执,亦或者说,在边城这个僻远,远离大城市的小乡村。人们依山旁水地生活着,周围的山和水似乎相隔了他们思想中的某一个成份,让人读来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悲伤。